一般來說,除非漏斗胸小病友的胸骨嚴重壓迫心肺,否則,有漏斗胸的孩子不一定必須馬上動手術矯正。只要漏斗胸不妨礙日常生活,孩子無明顯不適,經醫師評估後,可以再觀察,若有需要,等到青春期發育前再動手術即可。一來,比較大的孩子已經比較懂事好溝通,知道為什麼必須開刀,術後會有什麼狀況、應該注意什麼。再者,臨床上有一些實例顯示,發育前做矯正手術,青春期有可能會復發——當然不是絕對會如此,但確實有可能。
不過,若孩子的胸骨過度壓迫心肺,嚴重影響心肺功能,經醫師評估有開刀之必要,孩子滿一歲後,即可接受納氏微創手術。
一想到年紀那麼小的孩子要接受手術,多數人都會覺得不捨,尤其是父母。即使納氏微創手術的術式正如其名,只須在兩側腋下開個小洞,即可施行,傷口微小。但畢竟是侵入式手術,想到寶貝必須挨刀,很多父母除了心疼,也會擔憂孩子能否承受術後疼痛,或不知該如何照顧寶貝,才能幫助他。
請父母別太擔心,孩子其實比大人想的還要有韌性,而且,由於骨質軟,術後幾乎都恢復得很快。不少過來人家長都說:孩子大概都只痛個幾天,一~二週後就行走自如,蹦蹦跳跳,好像完全忘記手術這件事,忘記自己體內有矯正板!
所以,如果醫師檢查後判斷,您學齡前的孩子,或國小低年級孩子必須接受漏斗胸矯正手術,就請相信專業,並做好準備即可。以下相關資訊,或許也能提供您一些幫助。
手術前該做的準備
確定孩子要做漏斗胸手術了,父母即使焦慮,也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。孩子就算年紀還小,但也能敏感察覺到父母的情緒。如果父母愁眉苦臉、唉聲嘆氣,又要怎麼說服孩子「開刀真的沒什麼」呢?
如果是三歲以下孩子,還似懂非懂,可能就任由父母帶著進醫院。但再大一點的孩子應該已經會問「為什麼」,會對醫院、住院感到不安或抗拒。父母也不用善意欺騙孩子,可以簡單說明狀況,讓孩子知道,他的胸部凹凹的,所以會不太舒服,請醫生幫忙開刀後,就能變得健康。爸爸媽媽會陪伴他一起度過。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,開刀後,會送他一個禮物獎勵他很勇敢等。
在住院用品部分,可以準備孩子喜愛的玩偶、玩具陪伴他們。
另外,可以準備一些前扣式上衣以便替換。前扣式上衣不僅穿脫方便,孩子也會比較舒服。如果是穿由上往下套的衣服,孩子必須抬高手,會因此拉扯傷口而覺得疼痛。
術後照護——孩子開心就好
手術順利結束後,頭幾天,孩子難免會因疼痛感到不適,也可能哇哇大哭。這時,父母除了溫柔安撫外,請記得一個大原則:讓孩子分心、開心就對了。
父母可以利用任何法寶,讓孩子轉移注意力,如卡通、玩具、好吃的食物、孩子喜歡的玩伴等。
在飲食方面也沒什麼特別禁忌。只要孩子有胃口,就讓他吃他愛吃的食物吧。
另外,只要醫師同意孩子下床,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盡早下床走走。愈早走動,活動身體,孩子復原得愈快。
正如前述,許多小小孩手術後兩、三天就能下床走動,出院後就沒事人似的。
不過,即使孩子恢復良好,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。
1.不要趴睡。很多孩子習慣趴睡,但術後雖然很難趴睡,很多孩子睡熟後還是會自然更換姿勢。這時,陪睡的照顧者就要多加留意,因為趴睡比較可能造成矯正板位移。
2.避免跌倒碰撞。孩子大多活潑好動,尤其是小男孩,即使術後沒多久,可能還是照跑照跳。即使孩子自己覺得不會不舒服,父母也要幫忙留意,避免孩子跑步(跌倒前仆的話,可能壓迫胸口)以及跟別人碰撞。
3.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術後要重回校園時,父母可以請老師注意一下,避免孩子們玩得太開心而跌倒碰撞。如果是國小低年級孩子,父母還須考慮到書包過重、中午趴睡以及體育課等,但只要事先與老師做好溝通,這些都是能克服的問題。
4.術後如何從床上起身,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。很多漏斗胸病友或家屬會租用電動床放在家裡,幫助病友下床,這確實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不過,小病友由於恢復速度快,體重也較輕,其實不一定要依賴電動床,一開始可由家長協助孩子起身,之後,多數孩子都能很快自己下床。
「台灣漏斗胸諮詢交流中心」社團中,有台北慈濟醫院程建博醫師下,由家長與小病人示範的術後下床影片,有需要的家長可以參考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l.cheng.39/videos/2760698477278412/
年幼的漏斗胸小病友有必要接受納氏微創手術時,父母無須過度擔憂,只要做好準備,跟孩子一起坦然面對,很快地,您就能看到孩子健康開心的模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