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過「漏斗胸」這個名詞的人或許不多,但它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胸廓畸型,平均每 400 位新生兒,就有一位有漏斗胸,發生率又以男多於女(比例約是 3 至 4:1)。

新生兒父母,或是即將為人父母者,請別擔心,雖然漏斗胸的發生比率不算低,但現在已有行之多年的安全矯正手術可治療,只要把握最佳治療時間,這種先天疾病其實並不會造成太大困擾。


什麼情況下該去找醫生?

那麼,漏斗胸病患通常會出現什麼病徵?這可以從外觀及症狀來看。

在外觀上,漏斗胸患者會有胸部凹陷的現象。雖然程度有異,有的凹陷狀況較明顯,以肉眼看來就會覺得不太尋常;有的可能較不明顯,以至於父母可能以為孩子只是較瘦、胸部較沒肉。

在症狀上,漏斗胸患者在嬰幼兒及孩童時期,多半還不會出現明顯症狀,但等到青春期時,就可能由於胸骨壓迫心肺,導致出現胸悶、心悸、易喘的現象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而且若不治療,這些症狀還會愈來愈嚴重。

因此,只要發現以上狀況,懷疑孩子或自己有漏斗胸時,就請直接找醫生評估。若有需要,醫生會利用電腦斷層確認漏斗胸的嚴重程度,以確定是否要積極治療,或是先觀察就好。

 

安全的納氏微創手術

在納氏微創手術尚未問世前,治療漏斗胸的方式確實讓人聞之卻步:必須切斷肋骨,胸部傷口約 20公分長,術後的恢復期也較長。自 1987 年美國小兒科醫師 Donald Nuss發表由他所發明的微創手術後(這也是納氏微創手術之名的由來),造福了諸多漏斗胸患者。

納氏微創手術的做法,是在肋骨兩邊各切出  2~3 公分小孔,再將金屬材質的矯正板置入肋骨和心包膜之間,接著180度翻轉矯正板,將凹陷的胸壁頂起,以塑造出正確的胸腔型態。如此一來,心肺就不會受到壓迫,能正常運作。再者,外觀上也會比較美觀。

不同於傳統手術會造成明顯傷口,納氏微創手術只會在胸部左、右兩側各留下約 2~3 公分的傷口,也不用切除任何組織,大幅降低手術的失血量,病人恢復期也較短。

置入金屬矯正板塑型後,通常至少得放置  2~4年再取出,以達到較佳的塑型效果。至於需要使用的矯正板數量,一般來說,兒童胸廓較小,通常使用1條矯正板即可,至於成人,則視情況而定,有可能需要 2~3條。

納氏微創手術最初是應用於矯正兒童的漏斗胸,發展至今日,從兒童到成人都可使用,也已經累積了大量成功案例。不過,治療效果還是會因患者的骨頭硬度、胸骨凹陷狀況而異,甚至有些病患並不適合置入矯正板,或事前即可預見治療效果不佳,還是須經由醫師評估。

 

獲得SNQ國家品質品質標章肯定的團隊

納氏微創手術已經是一項成熟安全的手術,所以,發現孩子或自己有漏斗胸症狀時,請別慌張,但請立即尋求胸腔外科醫師的評估。

程建博醫師有豐富的漏斗胸手術經驗,目前已經手千位以上病患,患者年齡層從 5~56 歲都有,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的漏斗胸團隊照護,也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的肯定。

若有需要,歡迎您來程醫師的門診諮詢。

 

程建博醫師的門診時間(貼心小提醒:滑鼠移至門診表,圖檔就會放大,能看得更清楚

程醫師門診表.jpg

 

想多了解漏斗胸手術,您也可以參考程醫師的解說影片:https://youtu.be/amTJWtONAQc

  

參考資料:台北慈濟醫院官網

arrow
arrow

    chengfunnelch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