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師,雖然我是有漏斗胸沒錯,但我並不覺得現在的生活有受影響,身體狀況也還好,那一定要現在動手術嗎?我可以再觀察看看嗎?如果真的有一天它影響我的健康了,我再來手術就好了啊……」

有些漏斗胸病友在看診檢查,確認有漏斗胸,醫師也建議可以安排時間做矯正手術後,會有這樣的反應。

反正現在還可以忍受——不管是身體的不適,或是對外觀的不滿——那就先按兵不動,之後再說。

不管這麼決定的原因是由於怕痛、擔心生活節奏受影響、在意手術費用,或者就是不想做侵入式手術,其實都可以理解。

不過,漏斗胸雖然不是致命的疾病,但拖著不處理,還是有可能嚴重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我們來看志峰的例子。他就是一直拖,拖了十多年,拖到三十八歲才決定做漏斗胸手術。

 

漏斗胸對健康的影響,從不明顯變得明顯

志峰說,他不太記得自己小時候有沒有類似漏斗胸的症狀,但確定是到二十多歲時才知道「漏斗胸」這個疾病。一回,他感冒就醫,醫師看診時突然問了一句:「你知道自己有漏斗胸嗎?」他聽到時不只一頭霧水,也嚇了一跳。

後來,稍微了解這個疾病後,他反過來檢視自己的狀況:胸部略凹,有時運動後會覺得有點喘……這些的確都是漏斗胸的症狀。他也在醫師建議下前往胸腔外科求診,做了檢查。

不過,正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情況,即使醫師建議志峰可以安排時間做矯正手術,他還是有點抗拒。那時,他不覺得漏斗胸帶來的困擾,有嚴重到必須做手術改善。而且,當時他工作比較忙,不想請假手術與休養。

志峰說,醫師當初有分析手術與暫不手術的利弊得失。讓他印象最深刻的,就是醫師說趁年輕手術,復原得會比較快,也能及早改善體態與健康狀態。

但他當初覺得還可接受,於是打算且戰且走。結果,拖著拖著,就拖了十多年。

其實,在這期間,看到網路上一些漏斗胸病友接受手術、迎來自信與健康的例子後,他也幾度考慮是否要手術。但只要一細想,他又開始打退堂鼓。反正,家裡的事、工作的事、有的沒的事總是占滿生活,要忽略漏斗胸也不算困難。

不過,當體能狀況愈來愈差,胸口悶痛感愈來愈明顯時,要忽略漏斗胸對健康的影響,就變得很難了。

後來,是志峰的太太看不過去,一直催促他再去胸腔外科檢查一次、評估狀況,他才再次進診間,面對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。
 

漏斗胸的矯正適合能拖就拖嗎?
(圖片來源:photoAC)
 

術後體能狀況變佳

志峰再次檢查後發現,自己的凹陷指數果然增加、心肺功能也變差了,醫師也再次建議他做矯正手術。但這回他煩惱的重點變成:「我現在都快四十歲了,還適合手術嗎?會不會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復原?」

這時,他又不免有點後悔,要是二十多歲得知有漏斗胸時就動手術,現在應該早拆掉板子,也不會有這些煩惱了。

雖然猶豫不決,但身體狀況不會騙人,志峰也知道不做手術似乎不行。在家人的鼓勵下,以及醫師舉了許多三十、四十,甚至五十多歲病人手術後復原得很好的例子下,他終於下定決心手術。

術後,為保險起見,志峰大概休養了近兩個月才重返工作。雖然醫師說他恢復得很好,但他不免心想,如果二十多歲時就手術,搞不好不到一個月,他就能正常作息了呢。

之後,他也開始規律做運動,現在雖然還是矯正板一年級生,但已經覺得體能比術前好太多。

他笑著說:「我現在還是偶爾會後悔,覺得為什麼不早一點做啦。不過,幸好我現在恢復得也還可以。但如果有年輕病人問我該不該早點做,我一定會說,當然啊,早做早享受!」


即早評估,盡快矯正

原則上,嬰幼兒,以及離青春期還有好幾年的兒童,由於矯正後,可能在青春期發育後有再復發的風險,所以醫師對於是否盡早動手術,會有不同的評估。但如果是進入發育期的青少年或是成年人,只要醫師評估須做矯正手術,即可安排時間進行。

一來,愈年輕做手術,身體的復原速度通常愈快;再者,能早點擺脫漏斗胸對外觀及自信造成的負面影響,重建正常胸廓後,健康與體能狀態也會比較好。所以,漏斗胸矯正手術還是不宜能拖就拖,請病友即早評估,盡快矯正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ngfunnelchest 的頭像
    chengfunnelchest

    Dr.程建博漏斗胸與胸腔外科部落格

    chengfunnelch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