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賢跟子宇都是漏斗胸患者。從外表看來,明賢比較瘦,胸凹程度似乎也較明顯。子宇雖然也瘦,但除非他打赤膊(比如游泳時),旁人才會發現他有胸凹的情況,平常時候,別人頂多覺得他比較瘦、比較單薄而已。

但事實上,平常會由於漏斗胸感到比較不適的人是子宇。

明賢平常不會特別意識到漏斗胸帶來的不便,即使多走點路或慢跑,他都覺得還好,除非是做需要爆發力的運動,如快跑、打球等,他才會有胸悶感,甚至微喘。

但子宇卻是沒運動也會感覺不適,總覺得胸口悶悶的,彷彿被什麼壓住,呼吸短而淺,如果要做深呼吸時,會覺得氣不足。所以,別說是運動了,只要多走點路、稍微加快速度,他都會感覺快喘不過氣來。

 

心臟不適 (1).jpg

 

用來確認凹陷程度的凹陷指數

明賢因為胸凹明顯,國小時父母已帶他做過檢查,但當時不是找胸腔外科,而是找心臟科。醫師一看就表明這是漏斗胸,但可以再觀察一下,不必動刀。待明賢讀國中時,明賢媽媽得到更多資訊,知道漏斗胸應該找胸腔外科,所以又帶他去胸腔外科看診。

這回,胸腔外科醫師幫明賢做了檢查,確認他的凹陷指數為 4.8,也建議他可以做納氏微創手術(Nuss)矯正。如此一來,可避免之後可能愈來愈凹的風險。

所謂的凹陷指(Haller Index),是 1987 年由美國醫師 J.Alex Haller 等人所提出的一個計算方式。它的算法,是以胸腔內側的水平距離除以胸腔前後距離(胸骨到脊椎)。舉例來說,透過電腦斷層掃描後,得出胸腔內側的水平距離是 26 公分,前後距離是 8 公分,26 除以 8 為 3.25,3.25 即為凹陷指數。

 

Haller Index.jpg

(照片出處:維基百科)

 

凹陷指數,是醫師判斷是否須矯正漏斗胸的一個指標(但並非唯一指標)。一般來說,若超過 3.25,最好矯正,以確保胸腔有足夠的空間

明賢的母親聽完醫師說明後又問:「明賢的凹陷指數有 4.8,如果不開刀矯正,真的不行嗎?」

醫師表示,由於明賢並無明顯不適,他的漏斗胸又屬於廣泛性凹陷,心臟和肺臟無明顯受壓迫,所以,如果明賢自己很抗拒動手術,也可以再觀察。

只不過,他現在十五歲,是很適合矯正的年紀。雖然不是一定,但很多時候,胸凹的狀況會隨著年紀變得嚴重,而雖然超過三十、四十歲當然還是可以矯正,但不可諱言,恢復的速度應該會不如十五歲孩子來得快。所以,綜合種種考量,明賢雖然不一定要馬上動手術,但醫師會建議他這麼做。

 

凹陷位置有時候是關鍵

我們再回到另一個案例,看看子宇的情況。

從外表上看來,他的胸凹程度雖然比較不明顯,但他卻經常感到不適。子宇的父母本來以為他有氣喘,先去胸腔內科看診。胸腔內科醫師檢視他的狀況後,判斷他有漏斗胸,建議他去找胸腔外科。

子宇來到胸腔外科後,也做了凹陷指數的檢查。他的凹陷指數為 3.22,雖然不到 3.25,但醫師也建議他盡快動矯正手術。因為胸骨凹陷處偏左側,對心臟與肺臟都造成明顯壓迫,難怪他會動不動就感覺胸悶,喘不過氣。

子宇聽完醫師說明後,馬上跟父母表示要動手術。雖然手術想必會疼痛,但他覺得長痛不如短痛,只要手術能解決胸悶不適、動不動就氣喘吁吁的問題,絕對值得。

於是,醫師很快幫子宇安排開刀,現在子宇體內裝了兩支矯正板,雖然還未卸除,但他已經明顯感受到心肺不再受壓迫的輕鬆感,現在已經能好好做深呼吸,走路、慢跑等,也已經不再那麼難受。

明賢在經過一段時間考慮,也和父母討論過後,也決定開刀。雖然他目前除非做劇烈運動才有不適感,但他找過資料後,了解到漏斗胸對健康造成的隱憂,也想改善外觀的問題,所以決定動手術。

 

小結

凹陷程度與凹陷位置,都是醫師考量患者是否必須矯正漏斗胸的主要指標。

凹陷指數不到 3.25,不代表就不需要開刀,反之,凹陷指數超過 3.25,也不一定表示就絕對得動刀,還須考量患者的心肺功能,而這就與凹陷位置有很大的關係。

不過,漏斗胸確實可能隨著年紀變得嚴重。若診斷出漏斗胸,但醫師表示可再觀察,但須定期回診時,患者也一定要配合,跟醫師一起守護自己的健康。

 

 

 

延伸閱讀

認識漏斗胸

納氏微創手術常見問題

漏斗胸可以靠運動矯正嗎

有漏斗胸,真的非開刀不可嗎?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ngfunnelchest 的頭像
    chengfunnelchest

    Dr.程建博漏斗胸與胸腔外科部落格

    chengfunnelches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