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,我們介紹過胸腔外科經常處理的癌症之一「肺腺癌」,這回,我們要介紹另一個近年來也備受矚目的癌症:「食道癌」。前些日子,正值壯年的裕隆汽車董事長嚴凱泰因病辭世,他未能克服的恐怖敵人,就是食道癌。
嚴凱泰不過54歲,食道癌怎麼會找上他?
事實上,他正符合食道癌高風險群的幾個條件。
食道癌的高風險群
嚴凱泰是男性,50多歲,雖然近年已戒菸,但之前長期有抽菸習慣。
以上幾點,都符合食道癌高風險群的條件:
‧食道癌好發於男性。男性罹患食道癌的比率高女性許多。根據衛福部的分析,在106年男性十大致死癌症中,食道癌排名第五,但它並不在女性的十大致死癌症中。
‧食道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年輕人罹患食道癌的比率相對較低。但比率低並不表示不會得,年輕人依舊不可掉以輕心。
‧有抽菸、嚼檳榔及喝酒習慣的人,罹患食道癌的風險較高。因為香菸、檳榔、酒所含的物質會刺激食道黏膜,導致細胞病變。
‧喝滾燙的茶、咖啡或湯,雖然讓人感覺無比溫暖,但高溫卻會刺激食道黏膜。另外,無辣不歡,或是常吃含亞硝酸胺的食物(如香腸、火腿等加工肉品或醃漬類食物),對食道黏膜同樣都是慢性傷害。
‧胃食道逆流患者、巴雷斯特食道症(Barrett's esophagus)的患者,罹患食道症的機率也較高。
麻辣鍋固然誘人,但經常吃辣,卻會刺激食道黏膜。
食道癌初期不易發現
食道癌之所以令人聞之色變,主要是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,很多人可能覺得只是小毛病,不予理會,待因嚴重不適求診,通常已是第三、四期,增加治療難度,也造成預後狀況不佳。
如同所有癌症一樣,愈早發現,及早治療,愈有機會提高存活率。因此,請留意以下這些食道癌的初期症狀:
‧吞嚥食物時,感覺不太舒服:這是食道癌最明顯的症狀。若等到真正難以吞嚥再求診,腫瘤多半已經大到已阻塞部分食道。因此,只要吞嚥食物時感覺卡卡的,好像不太順,就要有所警覺。
‧常覺得喉嚨有痰、卡卡的,或聲音沙啞。若原因不明,就要進一步追查病因。
‧經常嗆到或噎到。
‧體重變輕對多數人來說是好事,但若體重往下降的理由不明,其實也應提高警覺。
遠離食道癌,不該做及應該做的事
看過以上說明,很多人應該對如何預防食道癌有一定的認知。
基本上,要遠離食道癌的威脅,以下這些事應當避免:
‧抽菸、嚼食檳榔,以及大量飲酒
‧偶爾吃些小辣無妨,但不要吃得太辣、太頻繁
‧常吃加工肉品、醃漬食品
‧只喝滾燙的開水、飲料與熱湯
‧吃東西的速度太快
那麼,除了改正這些不該做的事以外,還有什麼有助於對抗食道癌的方法?
‧多吃新鮮蔬果。飲食均衡、多攝取新鮮蔬果,本來就是幫助自己遠離所有癌症的方法之一,對付食道癌尤其是。畢竟,所有食物進入口中後,都一定得通過食道。正如標題,食道癌可說是「病從口入」的癌症,把關入口的食物很重要。
‧定期健檢,有助於早期出現病灶,及早治療
最後,必須說明的是,人體的食道很長,上連咽部,往下經過胸腔,最後連結胃部,因此,在西醫分科上,包括耳鼻喉科、胸腔科、肝膽腸胃科,都可能與食道癌的診治有關,很多時候,是看病灶的位置來決定。
不論如何,只要發現有上述提及的疑似食道癌症狀,就應積極求診,就算只是虛驚一場,至少也能求得安心。但若能及早發現病灶,盡快治療,一定能提高成功治癒的機會。
參考資料